近年来,针对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化解难度加大的现实挑战,阜宁县司法局构建“预防+调解+联动+保障”的全链条治理体系,今年以来,已化解劳动争议纠纷427件,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1.6%。
一是织密“三级联动”网络,打造纠纷化解“前沿阵地”。打破地域和部门壁垒,构建“县-镇-村(社区)”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。在县级层面,联合人社、工会等部门成立劳动争议“一站式”调处中心,整合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、仲裁调解等服务功能,实现纠纷受理、调解、仲裁“一窗通办”;镇级依托公共狗万app足彩,滚球体育下载中心,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,配备专职调解员和法律顾问,确保纠纷第一时间介入;村级组织“法律明白人”“乡贤调解队”深入企业、网格,通过日常走访排查矛盾隐患。通过三级联动,形成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的闭环处理机制。今年以来,三级调解网络累计排查劳动纠纷隐患210件,化解率达95%。
二是创新“智慧调解”模式,提升纠纷化解“科技含量”。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中存在的时空限制、证据固定难等问题,借助“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”,实现调解流程全数字化。当事人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提交调解申请,调解员可在线调取社保、用工备案等数据,为纠纷调解提供精准依据。同时,引入人工智能技术,在县总工会建成的“数字工会”平台,开发“劳动争议风险评估”模块,归集全县328家规上企业用工数据,设置工资发放、社保缴纳等6项风险预警指标。通过分析劳动合同、工资流水等数据,自动识别潜在风险并生成法律意见书。今年以来,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识别风险企业56家,发出预警提示32次,成功阻止欠薪事件19起。
三是构建“专家智库”支撑,增强纠纷化解“专业能力”。整合法律、劳动保障、经济等领域专业力量,组建劳动争议调解“专家智库”。智库成员涵盖资深律师、劳动监察员、高校学者等50余人,针对复杂疑难案件,提供“法律解读+政策分析+行业指导”的综合解决方案。在开发区某企业因经营不善引发的裁员纠纷中,专家智库成员一方面从劳动合同法角度明确补偿标准,另一方面结合企业财务状况提出分期支付方案,同时邀请行业协会代表协调上下游企业帮助员工再就业,最终实现企业平稳转型、员工妥善安置的双赢局面。今年以来,“专家智库”参与重大疑难案件调解32件,出具专业意见86份,有效提升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。
四是推行“以案释法”机制,筑牢纠纷化解“预防屏障”。改变“事后调解”的被动模式,建立“以案释法”常态化机制。筛选劳动报酬、工伤赔偿等典型案例,制作《劳动争议风险防范手册》《企业用工合规指南》等普法资料3000余份,通过“送法进企业”“法治体检”等活动广泛发放。同时,开展“劳动法治课堂”巡回宣讲,组织调解员、律师走进企业、园区,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劳动法律法规,现场解答企业用工管理、员工权益保障等问题。在全县环保滤料行业开展专题宣讲12场,推动企业完善薪酬管理制度,该行业同类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60%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开展普法宣讲15场,覆盖企业100余家、员工2000余人,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纠纷的发生。
来源:阜宁县司法局